婴儿过敏可能由食物过敏、接触性过敏、吸入性过敏等原因引起,通常需要根据具体诱因进行针对性处理。若出现皮肤红疹、瘙痒或呼吸急促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过敏原。
1、食物过敏
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若对牛奶、鸡蛋、坚果等食物中的蛋白质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可能引发口周红斑、腹泻或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停止摄入可疑食物,母乳喂养的母亲也应暂时回避相关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更换为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2、接触性过敏
洗涤剂残留、化纤衣物或花粉等物质接触婴儿皮肤后,可能引起局部红斑、丘疹伴瘙痒。建议用清水清洁皮肤,更换纯棉衣物,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洗护产品。若瘙痒明显,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
3、吸入性过敏
尘螨、动物皮屑或霉菌孢子等悬浮颗粒被婴儿吸入后,可能诱发打喷嚏、流涕或咳嗽等反应。需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清洗床品并使用除螨设备,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和宠物。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口服西替利嗪滴剂等抗过敏药物。
日常应注意记录婴儿饮食和接触物,有助于排查过敏原。皮肤护理需保持清洁湿润,沐浴水温不超过38℃。若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送医进行肾上腺素注射等急救处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