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通常由病原体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或间接接触等途径引发,患者可能出现尿痛、分泌物异常等症状。感染后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抗生素治疗,并做好个人防护。
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途径。1、性接触传播:支原体和衣原体可通过性行为传播,尤其是无保护措施的性接触。病原体可侵入泌尿生殖道黏膜,引发尿道炎、宫颈炎等,导致排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2、母婴传播:孕妇感染后,病原体可能通过产道传染给新生儿,引起结膜炎或肺炎。分娩过程中母婴直接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3、间接接触:共用毛巾、浴缸等物品可能造成间接传播,但概率较低。免疫力低下者接触污染物品后,病原体可能通过黏膜或皮肤破损处感染。
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阿奇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或左氧氟沙星等药物,需足疗程规范服用。泌尿系统感染通常需要7-14天治疗,盆腔炎等复杂感染可能延长至21天。2、对症处理:发热者可使用布洛芬等退热药,咳嗽明显时可配合镇咳药物。3、伴侣同治:确诊后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无保护性行为。4、增强免疫力:保证蛋白质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每日睡眠不少于7小时。5、定期复查:停药后2-4周需进行病原体检测,确认是否根治。
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或皮肤性病科就诊。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贴身衣物需高温消毒,配偶或伴侣即使无症状也应接受筛查。抗生素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治疗完成后需复查确认病原体清除情况。日常应注意个人卫生,公共场合避免直接接触可能污染的物体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