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小板低怎么治疗

杨凌志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血小板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输注血小板、治疗原发疾病、定期监测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严重程度由医生评估后制定。

1、药物治疗

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调节免疫反应,抑制血小板破坏。重症患者可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快速提升血小板水平,或使用利妥昔单抗等免疫抑制剂。慢性患者可能需使用促血小板生成素类药物如艾曲泊帕。

2、输注血小板

当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⁹/L或存在活动性出血时,需紧急输注血小板悬液。对于准备进行手术的患者,若血小板低于50×10⁹/L通常需要预防性输注。但反复输注可能产生抗体,需严格掌握指征。

3、治疗原发疾病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需针对病因干预。病毒感染引起者多呈自限性,严重时可抗病毒治疗;药物导致者需停用可疑药物;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需化疗或骨髓移植;肝硬化脾亢患者可能需脾切除术。

4、定期监测

治疗期间需每周检测血常规,稳定后延长至每月复查。观察皮肤瘀斑、鼻衄、血尿等出血征象,记录出血频率和程度供医生评估疗效。长期用药者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副作用。

血小板减少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和临床表现,部分轻度无症状者可能仅需观察。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避免自行服用偏方或调整药物剂量。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异常出血表现,应立即就医排查颅内出血等危急情况。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