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硝唑作为抗菌药物,具有抗厌氧菌、抗滴虫、抗阿米巴原虫、治疗皮肤感染以及预防术后感染等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病原体DNA合成有关,具体应用需遵医嘱。
1、抗厌氧菌
甲硝唑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及阴性厌氧菌的繁殖,通过干扰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合成过程,常用于治疗腹腔感染、盆腔炎、牙周脓肿等由厌氧菌引起的疾病。该药对需氧菌或兼性需氧菌无效,因此需与其他抗生素联用。
2、抗滴虫
甲硝唑可破坏阴道毛滴虫的氧化还原系统,使虫体失去活性,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首选药物。对于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滴虫感染同样有效,治疗期间需注意伴侣同步用药以避免交叉感染。
3、抗阿米巴原虫
药物通过干扰阿米巴滋养体的代谢过程,有效治疗肠道及肠道外阿米巴原虫病。对于阿米巴肝脓肿患者,联合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可提高疗效。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肝功能变化。
4、治疗皮肤感染
甲硝唑凝胶常用于治疗玫瑰痤疮、酒渣鼻等皮肤疾病,其抗炎作用能减轻红斑丘疹症状。外用时需避开眼周黏膜,连续使用不超过8周。对于合并细菌感染的皮肤溃疡,需配合系统性抗生素治疗。
5、预防术后感染
在结直肠手术、妇科手术前预防性使用,可显著降低术后切口感染风险。通常术前1小时静脉给药,术后根据感染风险决定是否继续用药。需注意与抗凝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使用甲硝唑期间应严格遵医嘱,避免饮酒以防止双硫仑样反应。妊娠早期、哺乳期妇女及严重肝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治疗原虫感染时需完成全程用药,过早停药可能导致复发。出现肢体麻木、癫痫样症状等神经系统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