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占位是指在子宫内发现异常结构或组织,占据正常子宫腔或肌层的位置。这类病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类型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恶性肿瘤以及妊娠相关病变等,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性质。
1、子宫肌瘤
这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可单发或多发。根据生长位置分为黏膜下、肌壁间及浆膜下肌瘤,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下腹坠胀感或压迫膀胱直肠引起尿频、便秘等症状,较大的肌瘤还可能影响生育功能。
2、子宫腺肌症
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病变,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以及子宫均匀性增大。异位的内膜组织随月经周期发生出血,导致子宫肌层纤维化,形成病灶占位。
3、子宫内膜息肉
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的带蒂赘生物,常见于育龄期女性。息肉可单发或多发,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可能导致异常子宫出血、月经间期点滴出血或不孕,部分息肉存在恶变风险需警惕。
4、恶性肿瘤
包括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等,占比较少但危害较大。恶性肿瘤占位常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排液、消瘦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血流信号丰富、边界不清的占位,需病理活检确诊。
5、妊娠相关病变
如不全流产导致的妊娠物残留、葡萄胎等,超声检查可能显示宫腔内异常回声团块。这类占位多伴有血HCG水平异常升高,清宫术后多可消退。
发现子宫占位后,建议及时进行超声、磁共振或宫腔镜检查,必要时行病理活检以明确性质。治疗需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及病变性质制定方案,良性病变可选择药物控制或手术切除,恶性病变需规范进行手术及放化疗。日常应注意观察月经变化,定期妇科体检,避免自行使用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