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发生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等原因有关。患者若出现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细菌或病毒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菌或病毒可通过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腔,引发黏膜充血、肿胀及分泌物增多。常见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患者可能出现耳痛、耳闷、发热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治疗。
2、咽鼓管功能障碍
儿童咽鼓管短平宽,鼻咽部炎症易通过咽鼓管蔓延至中耳。成年人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可能导致咽鼓管引流不畅,中耳形成负压并产生积液。此类情况可表现为耳鸣、耳闭塞感,治疗时需配合使用盐酸麻黄碱滴鼻液缓解鼻塞,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术。
3、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全身性疾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中耳黏膜防御能力下降,更易继发感染。这类患者除耳部症状外,常伴有原发病表现,治疗需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日常应注意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通畅。若出现持续耳痛、流脓或听力减退,需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通过耳内镜、听力检查等明确病情,避免发展为慢性中耳炎或引发颅内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