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作为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一般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经活络、调整脏腑功能等功效和作用。其通过负压作用于体表穴位及经络,可调节人体气血运行,改善局部及全身症状。
1、祛风散寒
拔火罐时产生的温热效应可促进毛孔开放,帮助排出体内风寒湿邪。对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可通过吸附体表寒邪达到缓解效果。
2、活血化瘀
罐内负压能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瘀血消散。适用于跌打损伤后局部青紫肿胀,或气滞血瘀导致的痛经、关节疼痛等症。
3、消肿止痛
负压吸引可增加组织间隙渗透压,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缓解无菌性炎症引起的肿胀。常用于肩周炎、腰肌劳损等慢性劳损性疾病。
4、通经活络
通过刺激特定经络穴位,可调节经气运行,缓解经络阻滞。对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引起的肢体麻木、活动受限有辅助改善作用。
5、调整脏腑功能
根据“俞穴-脏腑”对应理论,在背俞穴施罐可调节相应脏腑功能。如肺俞穴拔罐可辅助改善咳嗽,脾俞穴施治可帮助调理消化不良。
进行拔火罐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单次留罐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皮肤破损、凝血功能异常、高热患者及孕妇腰骶部应禁用。治疗后需注意保暖,2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若出现水疱需妥善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