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干燥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特应性皮炎、鱼鳞病、糖尿病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排查诱因。生理性原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不当护肤习惯以及年龄增长等,病理性原因多与皮肤或系统性疾病相关。
1、生理性原因外界环境湿度低、寒冷刺激等因素可导致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表面脂质层变薄,锁水能力下降。长时间处于空调房或频繁使用碱性清洁产品会破坏皮肤屏障,加速水分蒸发。此外,随着年龄增长,皮脂腺功能减退,天然保湿因子减少,皮肤含水量逐渐降低。
2、特应性皮炎该疾病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免疫异常有关,患者角质层结构异常导致经皮水分丢失增加。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干燥脱屑、剧烈瘙痒,常见于肘窝、腘窝等部位。治疗需加强保湿护理,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外用制剂。
3、鱼鳞病遗传性角化障碍疾病会导致角质层过度堆积,皮肤呈现鱼鳞状干燥斑块。寻常型鱼鳞病患者可通过长期使用含尿素、甘油等成分的润肤剂改善症状,严重时可外用维A酸乳膏帮助角质剥脱。
4、糖尿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引起皮肤神经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导致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脱水。患者常伴有手足皮肤干燥皲裂,需通过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控制血糖,配合使用维生素E乳等保湿剂。
若调整环境湿度、加强保湿护理后仍持续干燥,或伴随红斑、脱屑等异常表现,建议到皮肤科进行斑贴试验、皮肤镜检测或血生化检查。日常生活中需避免过度烫洗,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霜,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温和护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