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调理气短的中成药有哪些

江一平 中医消化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调理气短的中成药主要包括补中益气丸、生脉饮、归脾丸、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等。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不可盲目自行选择。

1、补中益气丸

该药通过补益中气、升阳举陷改善气虚型气短,适用于脾胃虚弱、久病体虚导致的气短乏力,常见于劳累后加重。其作用机制与增强机体能量代谢、改善内脏下垂有关,可缓解倦怠懒言、食欲不振等症状。

2、生脉饮

针对气阴两虚型气短,适用于热病后或长期耗气伤阴引起的呼吸短促。药物通过益气养阴、生津复脉调节心肺功能,对伴有心悸、口干舌燥的气短效果显著,能改善微循环及心肌供血。

3、归脾丸

适用于心脾两虚型气短,通过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发挥作用。对思虑过度或慢性失血导致的心悸气短、失眠健忘有调理作用,可增强红细胞携氧能力,改善组织供氧。

4、玉屏风散

针对表虚不固型气短,适用于反复感冒后出现的气短自汗。通过益气固表增强卫外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减少外邪侵袭引发的呼吸道症状,对过敏性鼻炎伴随的气短也有效。

5、参苓白术散

用于脾虚湿盛型气短,通过健脾渗湿改善痰湿阻滞导致的气促。对体胖乏力、食少便溏伴随的胸膈满闷、呼吸不畅有调理作用,可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减少湿浊上泛。

气短涉及心肺、脾胃等多个脏腑功能失调,建议就诊中医科进行脉诊舌诊,明确气虚、气滞或痰湿等具体证型。服药期间需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监测用药后反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更需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