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对女性身体的潜在危害主要包括月经异常、腹痛、感染风险、节育器异位或脱落以及子宫穿孔等。具体表现因人而异,建议放置后定期复查。
1、月经异常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可能因局部刺激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异常,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放置后的前3-6个月,部分女性会逐渐适应,症状减轻。
2、腹痛宫内节育器可能引起子宫收缩或局部炎症反应,导致下腹坠胀、腰酸或隐痛。若疼痛持续加重,需警惕感染或节育器移位,应及时就医检查。
3、感染风险操作过程中若消毒不严格,或放置后个人卫生不良,可能诱发盆腔炎、宫颈炎等生殖系统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异常分泌物或下腹压痛,需抗生素治疗。
4、节育器异位或脱落少数情况下,节育器可能嵌入子宫肌层或完全脱落。嵌顿时需宫腔镜取出,脱落可能导致避孕失败,建议每年通过超声检查节育器位置。
5、子宫穿孔放置操作不当或子宫壁过薄时,可能发生子宫穿孔,但发生率低于0.1%。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需立即手术修补,这种情况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中极为罕见。
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应遵医嘱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进行一次妇科检查。若出现持续出血超过7天、严重腹痛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日常需注意外阴清洁,术后2周内避免性生活及盆浴,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