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拔火罐的作用与功效

江一平 中医消化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拔火罐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一般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调节脏腑功能等功效和作用。其通过负压作用于体表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1、祛风散寒

拔火罐时产生的负压可使局部毛孔张开,促进体内风寒湿邪排出。中医认为外感风寒或寒湿内侵可能引发关节冷痛、肌肉僵硬等症状,通过拔罐吸附体表,可加速寒邪外散,改善上述不适。

2、活血化瘀

负压刺激能扩张局部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散瘀血。适用于跌打损伤后局部青紫肿胀,或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痛经、肩颈酸痛等问题,有助于恢复组织供血。

3、舒筋通络

罐体吸附时对肌肉筋膜产生牵拉作用,可缓解肌肉痉挛和紧张状态。对于长期劳损引起的腰背僵硬、运动后乳酸堆积等情况,能放松软组织,改善活动受限。

4、消肿止痛

负压作用可增加局部组织渗透压,促进炎性物质吸收。常用于缓解软组织炎症或无菌性炎症引发的肿胀疼痛,如网球肘、肩周炎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5、调节脏腑功能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调节对应脏腑功能。例如在脾俞、胃俞等穴位拔罐,可辅助改善消化不良;在肺俞穴操作可能缓解咳嗽症状,体现中医“外治内效”的理论。

需注意拔火罐属于专业操作,需由具备资质的人员实施,避免烫伤或过度负压导致皮肤损伤。皮肤破损、高热、凝血功能障碍等人群不宜进行。治疗频率及穴位选择应遵循个体情况,建议结合针灸、推拿等疗法综合调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