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检查通常适用于诊断肺部疾病、明确病因或进行相关治疗。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道症状、影像学异常或需要介入治疗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此项检查。
1、持续咳嗽或咯血若患者出现超过3周的慢性咳嗽,且通过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病因,或存在反复咯血症状时,支气管镜可帮助探查气道内是否存在肿瘤、结核病灶或血管畸形。例如支气管肺癌患者常伴有血痰,通过镜下活检可明确病理诊断。
2、肺部占位性病变胸部CT发现肺部结节、肿块或肺不张时,支气管镜能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进行活检、刷检或灌洗。对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可达70%-90%,还能通过超声引导对纵隔淋巴结进行穿刺取样。
3、感染性疾病鉴别对于免疫抑制患者出现的肺部感染,或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的肺炎,可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深部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真菌检测或宏基因组测序,明确病原体类型。
4、气道异物处理儿童误吸花生、老人呛入假牙等气道异物时,支气管镜能直接观察异物位置并采用冷冻、网篮等工具取出。数据显示约95%的气道异物可通过支气管镜安全取出。
5、介入治疗需求对于气管狭窄患者,可在镜下实施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支气管结核导致的瘢痕狭窄,可通过激光或高频电刀进行消融治疗。这些微创操作能有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
出现上述情况时需及时至呼吸科就诊,医生会综合评估检查必要性与风险。检查前需禁食6小时,局部麻醉后经鼻或口插入镜体,过程中配合呼吸指令可减少不适感。术后需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多数患者1-2天即可恢复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