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局部疼痛、红肿、发热、活动受限以及窦道形成等。具体表现可能因病情进展和感染程度有所不同。
1、局部疼痛骨髓炎患者常出现病变部位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夜间可能加重。感染导致骨组织炎症反应,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急性期疼痛剧烈,慢性期可能转为钝痛。
2、红肿感染部位皮肤发红、肿胀,触摸时温度升高。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引起血管扩张、组织液渗出及白细胞聚集,导致局部充血和水肿。
3、发热急性骨髓炎患者可能出现高热(38℃以上),伴随寒战、出汗等全身症状。慢性感染者多为低热或间歇性发热,与细菌毒素释放和免疫反应相关。
4、活动受限病变关节或骨骼周围肌肉因疼痛和炎症反应出现保护性痉挛,导致肢体活动困难。严重感染可能破坏骨质结构,影响关节功能。
5、窦道形成慢性骨髓炎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破溃,形成通向骨组织的窦道,排出脓液或坏死骨碎片。这种情况提示感染长期存在且未有效控制。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血常规、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扩散、败血症或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并注意休息和营养支持,促进骨骼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