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内耳疾病,医学上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该病主要因内耳中的耳石脱落至半规管,导致头部位置变化时出现短暂性眩晕。患者常在起床、躺下或转头时感到天旋地转,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分钟。
耳石是内耳椭圆囊斑上的碳酸钙结晶,正常情况下附着于耳石膜上。当头部受到外伤、长期保持固定姿势或内耳供血不足时,耳石可能脱落进入半规管。漂浮的耳石碎片随着头部运动撞击半规管内的壶腹嵴,刺激前庭神经引发强烈眩晕感,这种眩晕具有明显的体位相关性特征。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病史和Dix-Hallpike变位试验,通过诱发特定眼震可明确病变半规管位置。治疗首选耳石复位手法,医生通过系列头部转动使耳石回归原位。若反复发作可配合服用改善微循环药物,日常应避免快速改变体位,睡眠时适当垫高床头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