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疣主要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黏膜损伤以及自身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的。该疾病具有传染性,需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
1、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寻常疣的病原体是人乳头瘤病毒(HPV),其中以HPV2、HPV4等亚型较为常见。当病毒通过皮肤或黏膜的微小破损侵入上皮细胞后,会刺激局部组织异常增生,从而形成疣状赘生物。这种病毒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皮损部位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毛巾、衣物等传播。
2、皮肤黏膜损伤皮肤出现破损或微小裂隙时,如经常搔抓、外伤、修甲不当等,会增加病毒入侵的风险。病毒可附着在受损的皮肤表面并定植,随后在表皮细胞内复制增殖,导致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最终形成表面粗糙的疣状丘疹。
3、自身免疫力低下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艾滋病或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对病毒的清除能力较弱。当机体无法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时,感染后更容易出现皮损且难以自愈,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疣体增多或反复发作的情况。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搔抓或自行修剪疣体,防止病毒扩散。若发现皮肤出现异常增生物,建议到皮肤科就诊,通过液氮冷冻、激光等物理疗法去除疣体,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干扰素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