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高压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对因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患者应积极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1、一般治疗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防止缺氧加重心脏负担。存在低氧血症者可遵医嘱进行家庭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饮食上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摄入量建议控制在2-3克,以减轻水钠潴留。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如波生坦、安立生坦)、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以及前列环素类药物(如伊洛前列素雾化液)。对于急性血管扩张试验阳性的患者,可能联合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药物治疗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压等指标。
3、手术治疗终末期患者可考虑进行肺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对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符合手术指征者可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术后肺动脉压力可显著下降。
4、介入治疗严重右心功能衰竭且药物疗效不佳者,可能采用房间隔造口术,通过建立心房水平分流减轻右心负荷。部分患者还可选择肺动脉球囊扩张术改善血流动力学。
5、对因治疗继发性肺高压需针对原发病处理,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尽早手术修补缺损,结缔组织病相关者需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加强抗感染和支气管扩张治疗。
肺高压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6分钟步行试验等项目评估病情进展。药物治疗期间若出现下肢水肿、咯血或晕厥加重,应立即就诊。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特别是抗凝剂(如华法林)的使用需严格监测INR值,防止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