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头疼时可以通过脱离高温环境、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干预以及静脉补液等方式缓解症状。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处理。
1、脱离高温环境
中暑头疼需立即停止活动,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领帮助散热。高温环境下持续暴晒会加剧体温调节失衡,加重头疼、头晕等症状。休息时尽量保持平躺姿势,避免直立加重脑部供血不足。
2、物理降温
用湿毛巾冷敷额头、颈部或腋下,配合扇风促进蒸发散热。体温每下降1℃,头疼症状可部分缓解。若条件允许,可用温水擦拭全身,但需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水浸泡,以免刺激血管收缩影响散热。
3、补充水分
缓慢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或口服补液盐,每次100-200ml。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钠、钾等电解质丢失,单纯补水可能引发低钠血症,加重头疼和乏力。建议每小时补液量不超过1000ml。
4、药物干预
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藿香正气水、人丹或十滴水等中成药。这些药物含薄荷、广藿香等成分,能缓解头痛、恶心等中暑症状。必要时可临时口服布洛芬缓解头疼,但需避免同时服用多种退热药物。
5、静脉补液
若出现意识模糊、持续呕吐无法进食,需立即就医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严重中暑可能并发热射病,需在2小时内将核心体温降至38.5℃以下,此时家庭处理难以达到治疗效果。
中暑头疼缓解后24小时内应避免再次暴露于高温环境。既往有心血管疾病或长期服用利尿剂的患者更易发生严重中暑,出现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症状时应立即送医。日常需做好防暑措施,高温时段减少外出,户外工作者建议每15分钟补充150ml含电解质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