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经常流鼻血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鼻腔局部病变、外伤、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常见诱因包括空气干燥、频繁挖鼻、鼻炎、鼻部外伤等,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
1、生理性原因儿童鼻腔黏膜较薄且毛细血管丰富,当空气干燥或处于高温环境时,黏膜易皲裂出血。频繁挖鼻孔、用力擤鼻涕等行为也可能损伤黏膜。这类情况出血量较少,按压后易止血,可通过使用加湿器、纠正不良习惯改善。
2、鼻腔局部病变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炎症会导致黏膜充血肿胀,血管脆性增加。鼻中隔偏曲、鼻腔血管瘤等结构异常也会引发反复出血。常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需通过鼻内镜检查确诊,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3、外伤性因素碰撞、跌倒等外力损伤鼻部血管,或异物塞入鼻腔摩擦黏膜均可导致出血。这种情况通常有明确外伤史,需及时清理鼻腔并压迫止血,严重者需进行鼻腔填塞。
4、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等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表现为全身多部位出血倾向。此类患儿常伴有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需通过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等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若孩子反复出现鼻出血,特别是伴随发热、贫血或其他部位出血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或血液科。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教育儿童避免抠鼻,鼻出血时可采取坐位前倾姿势,用手指捏紧鼻翼压迫止血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