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和蛲虫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原体、感染途径、症状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等方面。这两种疾病均为肠道寄生虫感染,但具体特征存在差异。
蛔虫病由人蛔虫引起,虫卵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经口进入人体。成虫寄生于小肠,可能引发腹痛、消化不良,严重时导致肠梗阻或胆道蛔虫症。粪便检查可发现蛔虫卵。蛲虫病则由蠕形住肠线虫引起,主要通过肛门-手-口途径传播,夜间雌虫在肛周产卵导致剧烈瘙痒,儿童常见透明胶带肛拭法可检出虫卵。
蛔虫感染可能伴随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成虫游走可能引发胆道炎症。蛲虫感染以肛周瘙痒为主,可能继发皮肤抓痕感染。两者治疗均需驱虫药物,但蛲虫易重复感染需配合环境消毒。蛔虫若引发并发症需外科干预,蛲虫病需全家同步治疗。
若怀疑寄生虫感染,应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驱虫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注意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消毒衣物寝具,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