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通常可能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以及腹部压痛等。具体表现因人而异,需结合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右上腹疼痛
急性胆囊炎患者常出现右上腹或中上腹持续性疼痛,疼痛可能阵发性加剧,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更为明显。部分患者疼痛会放射至右侧肩背部,体格检查时可发现墨菲氏征阳性,即按压右上腹时患者因疼痛而屏息。
2、恶心呕吐
由于胆囊炎症刺激胃肠道神经反射,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通常不会明显缓解。严重者可能因频繁呕吐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3、发热
多数患者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若发生胆囊坏疽、穿孔或合并胆管感染,可能出现寒战、高热(体温超过39℃),提示病情加重或存在败血症风险。
4、黄疸
约20%的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其发生与炎症波及胆总管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或合并胆总管结石造成胆汁排出受阻有关。
5、腹部压痛
查体时可见右上腹明显压痛,局部腹肌紧张,反跳痛提示炎症可能累及腹膜。若胆囊肿胀严重,可能触及肿大的胆囊包块。
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持续剧烈腹痛伴高热,建议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遵医嘱禁食或采用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以减轻胆囊负担。病情稳定后应定期复查,监测胆囊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