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由于风湿热反复发作导致的心脏瓣膜损害性疾病,主要累及二尖瓣、主动脉瓣等结构。
1、病因及发病机制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由风湿热引起,患者感染链球菌后产生交叉抗体攻击心脏组织。炎症反复发作导致瓣膜纤维化、钙化,使瓣叶增厚、交界处粘连,最终影响心脏正常血流动力学。二尖瓣最常受累,约占70%病例。
2、临床表现与并发症早期可能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典型体征包括二尖瓣面容、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病情进展可引发房颤、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晚期可能出现下肢水肿、肝脾肿大等右心衰竭表现,血栓脱落可导致脑栓塞等危急情况。
3、诊断与治疗超声心动图是确诊的主要手段,能清晰显示瓣膜结构和血流异常。急性期需注射青霉素控制链球菌感染,慢性期可服用利尿剂、地高辛等改善心功能。对于严重瓣膜病变者,机械瓣置换术或球囊成形术可有效恢复心脏功能,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
日常需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期应严格卧床休息。出现胸闷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