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空气传播以及密切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染。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可能排出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他人吸入后可能感染。以下是具体的传播方式:
1、呼吸道飞沫传播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产生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这些飞沫直径较小,可在空气中短暂悬浮。若健康人近距离吸入这些飞沫,细菌可能进入肺泡并引发感染。这是肺结核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2、空气传播在密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患者排出的飞沫核可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例如在拥挤的病房、监狱或通风条件差的家庭环境中,即使患者已离开,其他人进入后仍可能因吸入残留的飞沫核而感染。空气传播的效率与空间密闭程度直接相关。
3、密切接触传播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长期共同生活或密切接触,如家庭成员、室友等群体,感染风险显著增高。接触时间越长、空间越封闭,细菌传播概率越大。但需注意,接触患者使用的餐具、衣物等物品通常不会传播,除非物品被大量飞沫污染且直接接触黏膜。
预防肺结核传播需采取综合措施。患者应规范进行抗结核治疗,通常在规律用药2-4周后传染性明显降低。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筛查。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进入高风险场所时可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若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盗汗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感染科就诊并进行痰涂片、胸部CT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