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检查方法通常包括病原体检测、血清学检测、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根据不同的病程和症状,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以明确诊断。
1、病原体检测
适用于一期或二期梅毒患者。医生会采集皮肤溃疡或黏膜损伤处的分泌物,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梅毒螺旋体。该方法可直接检测病原体,但需要专业操作且对样本要求较高。
2、血清学检测
分为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试验两类。前者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用于筛查和疗效观察;后者如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用于确诊感染,可检测IgG和IgM抗体。
3、脑脊液检查
当怀疑神经梅毒时需进行腰椎穿刺,检测脑脊液中的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及特异性抗体。该检查有助于判断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累,是神经梅毒诊断的重要依据。
4、影像学检查
针对晚期梅毒可能出现的心血管或神经系统损害,通过心脏超声、CT或MRI等检查评估主动脉瘤、脑膜病变等并发症情况,属于辅助性诊断手段。
出现高危接触史或疑似症状时,建议及时到皮肤性病科就诊。需根据医生建议完善相关检查,同时性伴侣也应接受筛查。早期规范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检查前后应避免自行用药或隐瞒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