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前置是指妊娠期间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宫颈内口的异常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影响分娩方式,并增加孕期出血风险。
胎盘前置主要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和边缘性前置胎盘三种类型。完全性前置胎盘指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部分性前置胎盘覆盖部分宫颈内口;边缘性前置胎盘则位于宫颈边缘2cm范围内。具体类型需通过超声检查确定。
形成胎盘前置的常见原因包括多次流产史、宫腔手术操作史、多胎妊娠以及子宫形态异常等。随着妊娠进展,子宫下段逐渐拉长,胎盘与宫颈口的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约90%的胎盘前置会在妊娠晚期因胎盘“迁移”现象转为正常位置。典型临床表现为妊娠中晚期无痛性阴道流血,出血量可随宫颈扩张或子宫收缩而变化。
对于胎盘前置的孕妇,临床管理包括限制剧烈活动、避免性生活等预防措施。妊娠34周前出现出血可采用硫酸镁等宫缩抑制剂延长孕周,同时给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若发生危及生命的出血,需立即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所有胎盘前置孕妇均需在具备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产检和分娩。
胎盘前置属于高危妊娠,孕妇应严格遵医嘱进行超声随访。日常生活中需注意观察阴道流血情况,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负重。若出现突发性大量出血或规律腹痛,应立即平卧并急诊就医。分娩后需警惕胎盘植入导致的产后出血风险,医疗团队会提前做好输血和手术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