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肌酸激酶高是怎么回事

王喜福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肌酸激酶高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引起的,也可能与肌肉疾病、心肌损伤、药物因素等病理性原因有关。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暂时性升高,但若持续偏高需考虑疾病因素,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剧烈运动、肌肉过度使用或外伤可能导致肌酸激酶水平一过性升高。运动时肌肉细胞受到机械性损伤,细胞内的肌酸激酶会释放入血,一般无其他症状,休息数天后可自行恢复。此外,肌肉注射、电击治疗等操作也可能引起局部肌肉损伤,导致检测值异常。

2、肌肉疾病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肌肉组织持续炎症,肌细胞破坏后释放大量酶类。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可能由挤压伤、过度运动或代谢异常引起,典型表现为肌肉疼痛、尿色加深,严重时可引发急性肾损伤。这类患者需通过肌电图、肌肉活检等检查确诊。

3、心肌损伤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3-8小时后肌酸激酶开始升高,尤其是CK-MB同工酶显著增高,常伴有胸痛、心电图改变。心肌炎患者因病毒感染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可能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需结合心肌酶谱动态监测和心脏彩超评估病情。

4、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可能引起肌病,表现为肌痛伴CK升高,严重时需停药。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也可能影响肌肉代谢。若发现药物相关性肌酶升高,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出现肌酸激酶升高时,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并充分休息,观察3-5天后复查。若持续升高或伴有肌痛、乏力、胸痛等症状,需到心血管内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完善肌钙蛋白、肌电图、核磁共振等相关检查。确诊为病理性因素者,需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甲氨蝶呤等药物治疗原发病,同时监测肝肾功能变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