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程度选择。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月经量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一般治疗原发性痛经可通过热敷下腹部缓解痉挛,同时注意腹部保暖。饮食上避免生冷、辛辣食物,适量饮用红糖姜茶或温热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
2、药物治疗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片可有效缓解疼痛,建议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服用。对于有避孕需求的女性,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短效避孕药调节激素水平。中成药如元胡止痛片、少腹逐瘀丸等也可辅助改善气血运行。
3、物理治疗艾灸关元穴、三阴交穴等部位有助于温经散寒,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中医推拿或穴位按摩(如血海穴、足三里穴)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需由专业人员操作。
4、手术治疗继发性痛经若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引起,可考虑腹腔镜病灶切除术。先天性子宫畸形如残角子宫,需通过手术矫正解剖结构异常。
5、其他治疗长期痛经可能伴随焦虑情绪,可通过心理咨询或认知行为疗法疏导压力。部分患者还可尝试针灸、耳穴贴压等中医特色疗法,调节脏腑功能。
痛经患者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经期避免性生活及盆浴。记录疼痛发作时间、程度和伴随症状,复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剂量和疗程,禁止自行联合用药或随意停药。若出现晕厥、剧烈呕吐或经血过多,应立即前往妇科急诊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