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低钠血症是怎么引起的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低钠血症可能是药物因素、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消化系统问题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常见的病因包括使用利尿剂、抗抑郁药等药物,慢性肾脏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严重呕吐或腹泻等,需针对具体原因进行治疗。

1、药物因素

部分药物可能导致钠离子排出过多或水分潴留,从而引发低钠血症。例如利尿剂会增加尿液排泄,导致钠丢失;抗抑郁药可能通过影响抗利尿激素水平诱发低钠。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恶心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或停药,必要时使用氯化钠注射液纠正电解质。

2、肾脏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衰竭等疾病会影响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功能,导致尿钠排泄增加。患者常伴有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托伐普坦片等利尿剂,或进行透析治疗以调节电解质平衡。

3、内分泌疾病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会扰乱体内钠水平衡。SIADH患者因抗利尿激素过量导致水潴留稀释血钠,可能出现头痛、意识模糊;肾上腺功能减退者可能伴随低血压、皮肤色素沉着,需使用氢化可的松片等激素替代治疗。

4、消化系统问题

严重呕吐、腹泻或胃肠减压会导致消化液大量丢失,造成钠离子缺乏。患者常出现脱水、心率加快等症状,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同时治疗原发胃肠疾病。

5、其他原因

心力衰竭、肝硬化等疾病可能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心力衰竭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导致水钠潴留;肝硬化患者白蛋白降低引发水肿,血钠被稀释。治疗需限制液体摄入,使用托伐普坦片等药物,并积极控制原发病。

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嗜睡或抽搐等症状时,建议及时检测电解质。确诊低钠血症后需严格遵医嘱治疗,避免自行大量饮水或盲目限盐,定期复查血钠水平以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