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的形成可能与感染因素、肿瘤因素、职业暴露、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有关,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肺结节通常指影像学检查中直径≤3cm的类圆形病灶,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
1、感染因素肺部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后,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形成炎性肉芽肿或结节。例如肺结核患者可能出现低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需进行抗结核治疗。
2、肿瘤因素包括良性肿瘤如错构瘤、炎性假瘤,以及恶性肿瘤如肺癌、转移性肿瘤等。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可在肺部形成占位性病变,通常伴有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3、职业暴露长期接触二氧化硅粉尘、石棉等有害物质可能引发矽肺、石棉肺等职业性肺病,这些疾病会导致肺部组织纤维化增生,形成弥漫性结节,常伴随呼吸困难、干咳等症状。
4、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结节病等疾病可能引发肺部结节样病变。例如类风湿结节多发生在关节附近,但也可累及肺部,需配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若体检发现肺结节,建议定期复查胸部CT观察变化。对于直径>8mm、边缘不规则或短期增大的结节,需及时进行穿刺活检等进一步检查,排除恶性肿瘤可能性。日常需避免吸烟及接触有害气体,降低肺部疾病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