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脸色发黄是怎么回事

谢正元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脸色发黄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与肝胆疾病、贫血等病理性因素相关。若长期存在或伴随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原因。

生理性原因中,过量摄入胡萝卜、南瓜等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可能导致皮肤暂时性发黄,这种现象被称为胡萝卜素血症,由于体内β-胡萝卜素沉积在角质层所致,通常停止相关食物摄入后2-6周可自行消退,不伴有眼白黄染或其他症状。

肝胆系统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胆道梗阻等会引发黄疸。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排泄受阻时,血液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可导致皮肤及巩膜黄染,常伴有尿色加深、皮肤瘙痒等症状。此时需通过肝功能检测、腹部超声检查等检查明确诊断,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护肝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治疗。

贫血相关疾病中,溶血性贫血会使红细胞破坏增加,导致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上升。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可能因血红蛋白合成障碍,使皮肤呈现苍黄或萎黄状态。针对这类情况,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维生素B12片等补充造血原料,同时需要排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遗传性疾病。

日常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长期大量食用黄色素含量高的食物。如调整饮食后黄染未改善,或伴有乏力、腹痛、尿液变色等情况,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血液科就诊,完善血常规、肝功能、肝胆超声检查等检查,以便针对性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