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炎症性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该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多由感染或理化刺激等因素引发。
1、定义与分类支气管炎指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反应,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病程多在3周内;慢性支气管炎则以持续咳嗽、咳痰为主要特征,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且连续2年以上,常见于长期吸烟者。
2、常见症状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性干咳或咳痰,痰液可为白色黏液状或黄色脓性。急性发作期可能伴随发热、胸闷、气促,慢性患者常在晨起时咳嗽加重。部分患者听诊可闻及肺部哮鸣音或湿啰音。
3、病因与危险因素病毒感染约占急性病例的90%,流感病毒、鼻病毒等为主要病原体。慢性支气管炎多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有关。免疫力低下人群和过敏体质者易反复发作。
4、诊断方法医生通过听诊呼吸音、询问病史进行初步判断。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增高,胸部X线用于排除肺炎。痰液培养有助于明确病原体类型,肺功能测试常用于评估慢性患者的通气障碍程度。
5、治疗与预防急性期需多饮水并使用镇咳祛痰药,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慢性患者需配合支气管扩张剂雾化治疗。戒烟、佩戴口罩、接种流感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空气质量差时应减少外出。
出现持续咳嗽伴呼吸困难应及时呼吸科就诊,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患者应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慢性病患者需定期复查肺功能。保持室内通风和适度湿度有助于缓解症状,冬季注意保暖可降低急性发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