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膜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并发症处理、支持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案。家长应配合医生积极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1、抗感染治疗针对病原体类型选择药物。细菌性脑膜炎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病毒性脑膜炎可选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真菌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则需对应使用抗真菌药或抗结核药物。用药前需明确病原体,必要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
2、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物理降温或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颅内压增高者需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惊厥发作时需地西泮控制抽搐,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疼痛明显者酌情给予镇痛处理。
3、并发症处理合并脑室管膜炎时需脑室穿刺引流,脑积水患者可能需要脑脊液分流术。癫痫持续状态需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控制,听力损伤者需早期干预。神经系统后遗症需康复训练。
4、支持治疗重症患儿需重症监护,保证营养支持,必要时鼻饲或静脉营养。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保持呼吸道通畅。烦躁患儿可适当约束,心理支持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5、手术治疗脑脓肿患者需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或开颅切除,硬膜下积脓需钻孔引流。先天解剖结构异常继发感染者,待感染控制后需矫正畸形。部分严重脑水肿患者需去骨瓣减压。
儿童脑膜炎起病急、进展快,若出现发热、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神经系统体征变化,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得自行调整药物或停药。恢复期需定期复查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遗留功能障碍者应尽早开展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