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免疫抑制治疗、控制并发症以及替代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病情遵医嘱选择。日常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并定期复查。
1、一般治疗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待症状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饮食方面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3克以内,同时适量减少蛋白质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存在水肿或高血压时需记录每日液体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2、药物治疗
若存在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合并高血压者可选用卡托普利、氯沙坦等降压药,此类药物还可减少蛋白尿。水肿明显时可短期应用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利尿剂,但需注意监测电解质。
3、免疫抑制治疗
对于存在免疫异常的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若疗效不佳,可联合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但需警惕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等副作用。
4、控制并发症
出现高钾血症时可以使用葡萄糖酸钙、胰岛素等药物紧急处理;贫血患者需补充铁剂或注射重组人促红素;必要时需纠正酸中毒或调节钙磷代谢紊乱。
5、替代治疗
若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需根据情况选择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透析可替代部分肾脏功能,而肾移植是根治手段,但存在配型困难、排异反应等风险。
日常需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布洛芬、庆大霉素等,戒烟并控制体重。若出现尿量减少、水肿加重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治疗期间应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疗效或导致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