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带下病

吕娅萍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带下病是中医妇科常见病症之一,主要指女性阴道分泌物量、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局部瘙痒、疼痛等症状。其发生多与湿热下注、脾虚湿盛、肾气不足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证型进行调理。

1、定义

带下病是中医对白带异常的统称,正常生理性白带呈透明蛋清状,无明显异味。若白带量明显增多,颜色发黄、发绿或带血丝,质地稀薄如水或粘稠如脓,伴随腥臭、腐臭味,则属于病理性带下。

2、常见症状

典型表现为外阴分泌物异常增多,部分患者会出现外阴灼热、瘙痒或疼痛。湿热型带下多呈黄色脓性,伴小便短赤;脾虚型带下色白质稀,伴神疲乏力;肾虚型带下清冷量多,伴腰膝酸软。

3、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带下病多因湿邪侵袭,如久居湿地、饮食不节导致湿热内生;或素体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导致任带二脉失约。西医角度可能与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相关。

4、治疗方法

湿热型常用龙胆泻肝汤清热利湿,脾虚型使用完带汤健脾祛湿,肾虚型选用内补丸温肾固涩。西医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栓,或抗生素如甲硝唑片等,配合复方黄柏液涂剂等外洗。

日常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肥甘厚味。出现异常分泌物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妇科就诊进行白带常规检查,明确感染类型后规范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