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食少纳呆是什么意思

吕娅萍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食少纳呆是中医学中对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症状的描述,通常指患者不思饮食或进食后难以消化,这种情况可能是脾胃虚弱、湿邪困脾、肝气犯胃等原因引起的,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脾胃虚弱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若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减退,会导致食物难以消化吸收,出现食少、饭后腹胀、大便稀溏等症状。此类患者常伴有面色萎黄、肢体倦怠等气血不足的表现,可通过四君子汤等方剂健脾益气。

2、湿邪困脾

外感湿邪或饮食肥甘厚味,易使湿浊阻滞中焦。湿性黏滞会阻碍脾胃气机,表现为纳呆脘闷、口黏乏味、头身困重,舌苔多厚腻。治疗需芳香化湿,常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日常需注意避免生冷油腻食物。

3、肝气犯胃

情志不遂导致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时,会影响胃的受纳功能,这类患者除了食欲不振,还伴有胁肋胀痛、嗳气频繁、脉弦等肝气郁结症状,治疗宜疏肝和胃,可用柴胡疏肝散配合饮食调节。

若长期存在食少纳呆且伴随消瘦、腹痛等症状,建议到中医科就诊,通过脉诊、舌诊等辨证分析,排除器质性疾病。日常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适当食用山药、小米等健脾胃之品,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