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支原体是怎么感染的

邬喆斌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以及性接触传播等途径引起。免疫力低下、处于人群密集环境等因素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呼吸道飞沫传播

支原体可通过感染者的咳嗽、打喷嚏等行为,以飞沫形式悬浮在空气中。健康人群吸入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后,可能引发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该传播方式在封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更为常见,例如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

2、直接接触传播

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可能导致感染。例如,与感染者共用毛巾、餐具等个人物品,或皮肤直接接触感染部位的分泌物,均可能造成病原体传播。儿童因卫生意识较弱,通过手部接触污染物体后触摸口鼻更易被感染。

3、性接触传播

生殖支原体等特定类型可通过性行为传播,属于性传播疾病范畴。不洁性行为或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接触会显著增加感染风险,可能引发尿道炎、宫颈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此类感染需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诊后进行规范治疗。

出现持续咳嗽、发热、尿频尿急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呼吸科、感染科或妇科就诊。临床常通过咽拭子、痰液培养或核酸检测明确病原体类型,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