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患者通常会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反酸、恶心以及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因人而异,可能随着病情发展而变化。
1.上腹部疼痛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或胸骨后方,常表现为隐痛、钝痛或烧灼样疼痛,进食辛辣食物、饮酒或精神紧张时可能加重。部分患者疼痛呈现周期性发作,尤其在季节交替时症状明显。
2.腹胀因胃黏膜受损导致消化功能减弱,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延长,发酵产生过多气体。患者常感觉餐后饱胀、腹部压迫感,可能伴随频繁打嗝或肠鸣音活跃。
3.反酸胃酸分泌异常或贲门括约肌松弛时,酸性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典型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平卧或弯腰时症状加剧,部分患者口腔会出现酸苦味。
4.恶心胃黏膜炎症刺激神经末梢引发恶心反射,可能伴随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见胆汁样液体,这种情况常见于清晨空腹或闻到油腻气味时。
5.食欲减退长期消化不良导致患者进食意愿下降,可能出现看见食物就产生抗拒心理的情况。部分患者会因此出现体重下降,但通常幅度不超过原有体重的5%。
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摄入。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评估黏膜修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