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腹部不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以及全身性症状等。该疾病多发生于体型瘦长或产后女性,典型症状会在进食后或长时间站立时加重。
1.腹部不适胃下垂患者进食后常出现上腹部饱胀、压迫感,尤其摄入过多食物或大量饮水后,胃部重量增加导致下垂程度加重,不适感更为明显。平躺时症状可能暂时缓解。
2.腹痛腹胀患者可能表现为持续性隐痛或钝痛,站立、活动后疼痛加剧。由于胃排空延迟,食物滞留发酵产生气体,可伴随明显腹胀感,部分患者腹部可见下垂的胃轮廓。
3.恶心呕吐胃下垂影响胃动力及排空功能,食物长时间滞留刺激胃黏膜,可能引发恶心。严重者可能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呕吐后腹胀可短暂缓解。
4.便秘胃下垂常合并肠道功能紊乱,肠蠕动减弱导致便秘。患者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可能伴随排便困难或肛门坠胀感,部分患者可能交替出现腹泻症状。
5.全身性症状长期消化不良影响营养吸收,患者可能出现消瘦、乏力、头晕等营养不良表现。部分人因胃肠不适产生焦虑情绪,可能进一步加重消化功能障碍。
若出现上述症状且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X线钡餐造影检查或胃镜等明确诊断,并根据下垂程度制定饮食调整、腹肌锻炼或手术等治疗方案。日常需避免暴饮暴食,餐后适当平卧休息减轻胃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