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可能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等原因引起的,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消化性溃疡

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可能导致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受损形成溃疡,侵蚀血管时可引发出血。患者常伴有上腹痛、反酸等症状。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抑制胃酸、保护黏膜。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症时,食管或胃底静脉异常扩张,若因进食坚硬食物或腹压增高等原因发生破裂,可引发大量呕血。治疗需控制出血,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普萘洛尔片、硝酸异山梨酯片、注射用奥曲肽等降低门脉压力。

3.急性胃黏膜病变

严重创伤、大手术、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酗酒等因素可能损伤胃黏膜屏障,导致糜烂出血。患者可能出现呕咖啡色液体或黑便。通常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法莫替丁片、硫糖铝口服混悬液等药物减少胃酸分泌并修复黏膜。

若出现呕血、黑便、头晕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完善胃镜、血常规检查等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治疗期间需严格禁食或遵循流质饮食,避免剧烈活动,同时积极控制原发疾病,降低再出血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