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肠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腹痛、腹泻、发热、里急后重以及黏液便或血便等,具体表现因人而异。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腹痛急性结肠炎患者常出现腹部疼痛,以下腹部或脐周为主。炎症刺激肠壁黏膜和神经,可能引发阵发性绞痛或持续隐痛,排便后疼痛可能暂时缓解。
2.腹泻腹泻是该病的典型症状,每日排便次数可达数次至数十次。肠道炎症导致水分吸收减少、蠕动加快,粪便多呈稀水样,严重时可伴随电解质紊乱。
3.发热部分患者因感染性结肠炎可能出现中低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9℃之间。若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寒战,需警惕全身性感染的可能。
4.里急后重炎症累及直肠或乙状结肠时,患者常有排便不尽感,表现为频繁便意但排便量少,肛门坠胀感明显,这与局部黏膜充血水肿刺激神经有关。
5.黏液便或血便结肠黏膜受损后可能出现黏液分泌增多或渗血,粪便表面可附着黏液或新鲜血液。若出血量较大或粪便呈暗红色,需排除肠道溃疡或穿孔风险。
急性结肠炎患者需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大量便血或脱水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查、粪便培养及肠镜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止泻剂或补液治疗,切勿自行滥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