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痛风?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痛风是一种由于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引发的关节炎性疾病,通常与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有关。其主要症状为关节突发红肿热痛,常见于足部第一跖趾关节。以下是关于痛风的详细解析:

1、定义与发病机制

痛风属于代谢性疾病,核心病理是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当血尿酸超过溶解度时,会形成针状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软组织及肾脏,引发炎症反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常见于40岁以上人群。

2、主要病因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基础,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病因包括遗传性嘌呤代谢酶缺陷、高嘌呤饮食(如海鲜、动物内脏)、酗酒、肥胖以及肾脏排泄功能下降。部分患者与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相关。

3、典型临床表现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常夜间突发,受累关节剧痛伴红肿,24小时内达高峰,3-7天自行缓解。60%-70%首次发作位于第一跖趾关节。慢性期可见痛风石形成,常见于耳廓、肘部等部位。约1/3患者伴有尿酸性肾结石。

4、常见并发症

长期未控制的痛风可能引发慢性痛风性肾病,表现为夜尿增多、蛋白尿,严重者进展为肾功能衰竭。尿酸盐结晶还可沉积在血管壁,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反复关节炎症可导致骨质破坏和关节畸形。

5、诊断与治疗

确诊需结合血尿酸检测(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关节液尿酸盐结晶检查及双能CT等影像学。急性期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炎症,缓解期需长期服用别嘌醇、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维持血尿酸小于360μmol/L。

日常应注意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2000ml以上促进尿酸排泄。肥胖者需减重,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关节损伤。出现关节肿痛应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关节和肾脏损害。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