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一般是指脂肪性肝病。脂肪性肝病浸润是肝脏细胞内脂肪异常堆积的病理表现,通常与代谢异常、肥胖、长期饮酒等因素有关,这种情况可能提示肝脏代谢功能受损,但早期积极干预多数可逆。
肝脏作为脂肪代谢的核心器官,当脂质摄入、合成超过分解代谢时,多余的甘油三酯就会在肝细胞内沉积形成脂肪滴,这种脂肪堆积超过肝重5%或30%以上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时即构成脂肪性肝病。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约60%-70%存在肝脏脂肪浸润,其中肥胖人群患病率可达90%。
长期过量饮酒会直接干扰肝脏脂肪酸氧化,每日摄入酒精超过30克的饮酒者中,约90%会出现脂肪性肝病。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可与肝细胞蛋白结合形成加合物,抑制线粒体功能,导致脂肪代谢紊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约25%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其中又有15%-20%可能进展为肝硬化。
对于发现肝脏脂肪浸润者,建议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配合低脂高纤维饮食。体重指数超标者减轻5%-10%体重即可显著改善肝脏脂肪沉积。需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脂肪沉积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他莫昔芬等,用药调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