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原体,属于杯状病毒科。该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或接触传播,主要导致呕吐、腹泻等症状,所有人群普遍易感,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1、病原体特征诺如病毒为单链RNA病毒,直径约27-40纳米,表面有杯状凹陷结构。其基因组高度变异,目前已发现10个基因组和49种基因型,这种遗传多样性导致人体难以形成持久免疫力,可能发生反复感染。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生存力较强,可在0-60℃温度内存活,普通酒精消毒剂对其灭活效果有限。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食用被污染的生蚝等贝类水产是重要传播方式。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患者呕吐物、排泄物,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气溶胶传播在封闭环境中常见,患者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可扩散至8米范围,造成聚集性疫情。
3、典型症状潜伏期12-48小时,突发剧烈呕吐每日可达4-8次,水样腹泻每日4-10次。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腹泻更显著。伴随症状包括低热(<38.5℃)、腹部绞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持续24-72小时,但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感染。
4、易感人群全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产生的免疫保护作用仅持续6-24个月。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单位易暴发疫情,其中5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老人出现脱水的风险较高。慢性病患者、器官移植受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后病程可能延长。
5、治疗方法轻症患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是关键,建议每次腹泻后补充500ml液体。止吐药如昂丹司琼可用于严重呕吐者,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可缩短腹泻持续时间,益生菌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重症患者需静脉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主要预防措施,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污染物。食品应彻底加热,贝类水产需煮沸3分钟以上。感染后需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处理呕吐物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若出现尿量减少、持续腹痛或血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