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并发症通常包括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以及原发性肝癌等,需积极防治。
1、腹水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因素导致腹腔内液体异常积聚。患者表现为腹部膨隆、腹胀、呼吸困难等。治疗时可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螺内酯、呋塞米等利尿剂,必要时进行腹腔穿刺引流。
2、上消化道出血多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表现为呕血、黑便,严重时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紧急处理包括禁食、补充血容量,并遵医嘱使用生长抑素、奥美拉唑等药物。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是有效的止血手段。
3、肝性脑病由血氨升高及神经毒素蓄积引发,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症状。治疗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调节肠道菌群,并遵医嘱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等降氨药物。
4、感染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肺部感染等。典型表现为发热、腹痛或咳嗽咳痰。确诊后需根据病原学结果选择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5、肝肾综合征因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肾功能衰竭,表现为少尿、肌酐升高。治疗需在改善肝功的基础上扩容,必要时采用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提升肾灌注。
6、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是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可能出现肝区疼痛、体重下降。定期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确诊后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介入或靶向治疗。
肝硬化患者需严格戒酒,避免进食粗糙或刺激性食物。日常应监测体重、尿量变化,按医嘱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若出现呕血、意识模糊等危急症状,需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