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和蛀牙没有实质性区别,两者均指牙齿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但存在术语使用上的不同。龋齿是医学专业术语,而蛀牙是民间通俗称谓,具体差异体现在定义、使用场合等方面。
1、定义差异龋齿是医学上对牙齿硬组织在细菌作用下发生脱矿、有机质分解的病理过程的正式命名,强调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蛀牙则是非专业术语,侧重于描述牙齿表面形成孔洞的直观表现,常见于日常交流。
2、使用场合不同龋齿多用于医学文献、临床诊断和学术讨论中,例如口腔科医生会根据病变程度将其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蛀牙常用于非专业场景,如患者主诉“牙齿有蛀牙”时,医生会进一步进行龋齿分期诊断。
3、临床表现描述角度龋齿在医学上需明确病变发展阶段,如早期釉质龋仅表现为白垩色斑块,尚未形成明显龋洞。蛀牙通常指肉眼可见的龋洞形成阶段,可能伴有冷热刺激痛等症状,对应临床上的中龋或深龋。
建议每年进行口腔检查,通过专业设备早期发现釉质脱矿等龋齿初期表现。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餐后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可有效预防龋齿发生。若已出现牙体缺损,应及时进行充填治疗以避免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