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过敏的药物通常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以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选择。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适用场景有所差异,建议根据过敏类型和症状严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抗组胺药此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与受体的结合,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瘙痒、红肿、打喷嚏等症状。常见的药物有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部分抗组胺药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服用后需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2、糖皮质激素具有强效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常用于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情况。常用药物包括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片等。由于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副作用,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的剂量和疗程。
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白三烯的生物活性,缓解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的症状。例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通常用于预防或控制哮喘发作,需按疗程规律服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或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使用抗过敏药物时需注意个体差异,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混合用药。若出现皮疹加重、呼吸困难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对于反复发作或症状持续不缓解的患者,建议完善过敏原检测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