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孕药作为事后避孕手段,通常用于无保护性行为后的避孕需求,但其可能存在恶心呕吐、月经紊乱、不规则出血等副作用。正确使用可降低意外妊娠风险,但需注意潜在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药物中的孕激素成分可能刺激胃黏膜,部分人群服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反应通常在服药后几小时内出现,一般程度较轻且持续时间短,可通过饭后服药或遵医嘱使用止吐药物缓解。
2、月经周期改变激素成分可能干扰正常的内分泌水平,导致月经提前或推迟。多数人在1-2个月经周期后可自行恢复,若持续紊乱超过3个月,建议进行妇科内分泌检查。
3、不规则阴道出血药物引起的子宫内膜异常脱落可能导致点滴出血,通常出血量少于月经量且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若出血量持续增加或超过1周未净,需警惕病理性出血可能。
4、乳房胀痛激素波动可能引发乳腺组织暂时性充血,表现为乳房触痛或胀痛感,这种不适通常在1周内自行消退,可通过热敷或穿戴宽松内衣缓解,持续不缓解需排除乳腺疾病。
5、过敏反应个别体质敏感者可能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表现。严重时可伴随呼吸困难或面部肿胀,需立即停药并就医进行抗过敏治疗,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应提前告知医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药物1年内使用不宜超过3次,频繁使用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建议日常采取常规避孕措施,如出现严重头痛、视力模糊或下肢肿胀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排除血栓风险。用药后若月经延迟超过1周,需进行妊娠试验排除避孕失败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