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过敏反应、感染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皮肤干燥是导致瘙痒的常见生理性因素。环境湿度低、频繁洗澡或使用碱性清洁剂可能破坏皮肤屏障,使角质层水分流失,导致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这类瘙痒通常出现在四肢、腰腹部等皮脂分泌较少的部位,可通过涂抹保湿霜、减少洗澡频率来缓解。
2、过敏反应
接触过敏原可能引发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尘螨、花粉等致敏物质会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局部血管扩张和神经敏感性增高,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红斑伴剧烈瘙痒。此类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等抗组胺药,或外用地奈德乳膏治疗。
3、感染性疾病
真菌感染如体癣、细菌感染如毛囊炎均可刺激皮肤引发瘙痒。红色毛癣菌等病原体在表皮增殖会产生代谢产物,激活免疫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导致局部出现环形红斑、脓疱等皮损。治疗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药物,如酮康唑乳膏抗真菌,莫匹罗星软膏抗细菌感染。
若调整护肤习惯后瘙痒仍持续加重,或伴有发热、皮疹扩散等症状,需及时到皮肤科就诊。通过真菌镜检、过敏原检测等检查明确病因后,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开具相应药物治疗,患者切勿自行滥用止痒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