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裂孔是指视网膜黄斑区出现全层或板层裂孔的一种眼底病变。黄斑位于视网膜中心,负责精细视觉和色觉,其结构损伤可能导致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
1、定义与发生部位
黄斑裂孔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女性。根据裂孔深度可分为板层裂孔和全层裂孔,其中全层裂孔可能造成更严重的视力损害。病变区域直径通常小于400微米,但因其位于视觉最敏锐区域,对生活质量影响显著。
2、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
玻璃体后脱离是最主要诱因,约80%病例与玻璃体对黄斑的切线方向牵拉有关。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高度近视、眼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近年研究显示,黄斑区视网膜前膜的形成也与裂孔发展密切相关。
3、症状表现及诊断治疗
典型症状包括中央视野缺损、直线扭曲和阅读困难。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是诊断金标准,可清晰显示裂孔形态。对于直径小于250微米的早期裂孔,约5%可能自愈;进展期患者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术后闭合率可达90%以上。
出现视物变形或中心视力下降应及时就诊眼科。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眼底检查,高度近视患者需增加随访频率。确诊后应根据裂孔分期选择观察或手术治疗,术后需保持俯卧位促进愈合,并定期复查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