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可累及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周围组织,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该疾病与病原体上行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相关,常见于性活跃期女性。
盆腔炎的发生多与细菌感染有关,急性期主要由淋球菌、衣原体或厌氧菌等病原体引起,慢性炎症则常因急性期未彻底治疗迁延导致。患者可能出现下腹疼痛、异常阴道分泌物、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形成盆腔脓肿或引发输卵管粘连。诊断需结合妇科检查、超声影像学及实验室病原体检测,部分患者需进行腹腔镜检查以明确病变范围。治疗通常采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多西环素联合甲硝唑等,必要时需手术引流或切除病灶。中医药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原则,可辅助改善症状。
日常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行为,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若出现持续性下腹痛或异常出血,建议及时到妇科就诊规范治疗,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以防复发或并发症。治疗期间避免盆浴和性生活,定期复查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