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心包经的作用功效

吕娅萍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心包经作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简称,是中医理论中十二经脉之一,具有调节心脏功能、安神定志、通络止痛、调节气血运行以及辅助治疗相关疾病等功效和作用。其循行路线与心脏、心血管系统及神志活动密切相关,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改善心脏不适及情绪问题。

1、调节心脏功能

心包经与心包相连,中医认为心包可代心受邪。适当刺激心包经上的内关、曲泽等穴位,可调节心脏气血运行,缓解胸闷、心悸等症状,对心脏功能起到间接保护作用。

2、安神定志

该经络与神志活动相关,通过按摩郄门、间使等穴位,能宁心安神,改善焦虑、失眠等情志异常,尤其适用于心火亢盛引起的烦躁不安。

3、通络止痛

循行经过胸胁部的心包经,在气血瘀滞时可出现心前区疼痛。针灸或推拿心包经能疏通经络,缓解心绞痛、胸胁胀痛等气血不畅所致的疼痛。

4、调节气血运行

作为连接上肢与胸腔的重要经脉,保持心包经通畅有助于全身气血的输布。现代研究发现,刺激心包经可改善微循环,对血压、心律有一定调节作用。

5、辅助治疗相关疾病

在中医辨证指导下,心包经穴位常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神经衰弱等病症,常配合心经、肝经协同调理,但需明确不能替代正规医疗。

日常可通过轻柔按摩心包经穴位进行保健,但出现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针灸等专业治疗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过度刺激。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有助于维持心包经气血通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